3)第五百九十三章 吓Intel一个跟头_帝国重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动赚钱,那大家为什么要推翻柏林墙啊?在这边至少不上班工作,也一样可以领到最低保障不是吗?

  说到底,大家之所以选择推墙,还不是以为墙外面吃饭不要钱来的。

  但有点智商的都知道,这世界上怎么会有不要钱的午餐。所以为了能够过上有钱人的生活,卖掉一点本来就是我们创造出来的机器设备和资料又怎么了?

  对吧?

  大概就是带着这样的想法,手上有血债想要躲风头的史塔西,还有那些渴望金钱的普通人,想着各种各样的办法将东德的家底掏光到最后一点。

  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胡文海才知道原来自己究竟挖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宝藏。

  “我的天啊,我从来没想到,竟然蔡司厂会有这种东西。”

  胡文海看着手里的资料和一套偷运出来的设备,真是有些想要赶快去买一注双色球彩票的感觉。

  “先生,我得纠正你一下。”在他对面的德国人讲着英语说道:“这些设备和资料来自格利茨光学精密仪器厂,而不是蔡司总厂。蔡司总厂提供了最好的光学镜片,但我们格利茨光学精密仪器厂才是赋予这些镜片生命的地方。”

  “我光知道蔡司能生产光刻机的镜片,没想到你们竟然还造过光刻机。”

  胡文海对蔡司的印象主要来自后世,荷兰a**l的光刻机在业内已经是市场上的霸主了。它的光刻机使用的就是蔡司生产的镜片,但从来没听说过蔡司有生产过光刻机。

  谁知道,原来在两德合并之前,蔡司竟然已经研出了和西方国家同一技术水平的光刻机。

  inte1在八十年代末不能说的那一年,推出了486cpu。采用的工艺是1微米线宽,在cppu中集成了1oo万个晶体管,成为其里程碑式的一款产品。

  也就是说,美国人达到1微米工艺的时间,大概是199o年的前一年,刚刚实现而已。

  但在民主德国的蔡司工厂里,相隔一年时间,竟然也实现了微米的光刻机技术,这让从来没有听过这件事情的胡文海真是不敢置信。

  实际上苏联人在半导体技术上最多只落后美国半个身位,之所以声名不显,只不过是苏联死的太早。

  另外就是苏联的半导体技术主要应用在军事用途上,米格31和萨姆12,上面的电子系统都不弱于美军的同期装备水平。

  但是在民用应用方面,苏联的体制问题就实在是太让人扼腕叹息了。

  微米工艺的光刻机,对焦分辨率达到5oo纳米。看过这款光刻机的技术资料之后,胡文海很有信心在此基础上,将其工艺进一步推进到微米的亚微米级别。

  这tm能把inte1吓一个跟头。

  胡文海觉得这简直酷毙了,他迫不及待想要看到格罗夫那见了鬼的样子了。

  “我需要蔡司厂的镜片设计全部资料,加工技术和加工设备。说说吧先生,你想要什么?一辈子都花不完的美金,洛杉矶阳光大道的别墅,还是纽约的办公大楼?”

  “我……”

  这个格利茨光学精密仪器厂的小人物咽了咽口中的唾沫,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他试探的问道:“这些条件听起来都不错,我能全要吗?”

  胡文海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可以,只要你给我我想要的,你的一切要求我都能满足!”

  在金钱面前,人类总是善于创造奇迹的。

  (三七中文)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