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6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力被合并到了:共和党执行委员大会、中央委员全体会议、国防工业委员会、外交委员会、劳动和经济委员会,这5个机构上。

  应该来说,在这样一番调整之后,革命委员会的权力变得更为集中了,原先在战争时无暇顾及的一些部门,现在都被纳入到了这些核心机构的权力体系之下。这一次的权力重组几乎就没有什么反对声音,和北京政府此时的混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让某些委员更瞧不起北京政府的权威了。

  记住网址kanshu.

  而在这种忙碌的生活中,吴川觉得自己的时间永远都是不够用的。现在协助他的秘书都已经快有近30人了,如果没有这些秘书分别替他处理某方面的事务,吴川觉得自己大约连办公楼的大门都不用走出去了。

  随着日俄两国的消停,英、法、德、美和革命委员会终于达成了一个协议,以放弃在南满的政治、经济部分特权为条件,换取了革命委员会对于各国资本的保护和服从于北京政府承认前清各项对外条约的声明。

  迫于现实上的压力,吴川选择接受,只是在协议的最后加了一句话:中国人民依然有追求和世界各国人民建立平等友好关系的权力。

  除了日本外交官表示不满,认为革命委员会在现实中并没有打算这么做,其他各国代表倒是很满意的接受了协议。

  因为在这份协议签订的同时,革命委员会终于宣布了长春城市规划设计竞赛的结果。一等奖是俄国人和美国人,不过革命委员会最终把城市建设分为了四个标段,美国1个标段,德国1个标段,英法俄2个标段。

  英法获得了发行5500万英镑的长春城市建设公债,95折扣,年息5厘,十年期。按照沙赫特的建议,这批公债分为了两笔,1912年底支付2500万英镑,1913年12月再支付3000万英镑。

  而根据合同的附加条款,资金的25%必须要采购英国建筑师所推荐的材料,资金的17%必须要采购法国建筑师所推荐的材料,俄国建筑师则分配到了%的资金使用额度。

  当然在吴川的建议下,各国代表同意由革命委员会建立一个长春城市建设委员会,以管理整座城市建设进度、材料检验和工程验收事务。

  该委员会将聘请9名成员和若干委员会秘书,这些人的年薪不得超过万美元,除复印之外的一年行政费用是18万美元,复印费用1万美元,共计万美元。中方成员不少于三分之一。

  各国从革命委员会身上都获得了一个大合同,眼看着暂时也从对方身上榨不出什么油水了,英法一边警惕着美国和德国的动向,一边则把大部分精力重新放在了关内的乱局上。

  至于俄国人,在吞下了哈尔滨及北满的一些建设工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