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大渔丸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就没灯笼,一看就知道收费低廉是庶民层级的,普通人大胆往里进就行。

  至于白灯笼的店有没有以次充好的?

  那肯定有,但很少见。

  一般日本餐馆是不敢轻易乱挂的,不然同行指指点点就够喝一壶的。

  不过灯笼上写什么字那倒是无关紧要,基本都是各店自行吹牛,不涉及什么。

  所以哪怕只是看到这对醒目的白灯笼,姚培芳就知道,宁卫民为了笼络人心真的下了血本。

  果不其然,进去后,料理口味先不谈,环境优雅,服务周到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不说别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堆年青貌美的侍女直接围了上来,问候的问候,引路的引路,热情体贴的把他们大家伙往后面送。

  敢情宁卫民考虑到国内同胞的用餐习惯,专门选了有桌椅的房间,在这儿包了一间长屋。

  当考察团坐在过去只有在电影里才见过的日式房间后,所有人无不吃惊于这种招待规格。

  这还真是他们来到日本后第一次被日本人这么奉承。

  要知道,九十度的鞠躬礼在当代的华夏公民眼里,已经无异于三拜九叩。

  所以见到这些日本服务人员如此卑躬屈膝的殷勤伺候,无论是天坛老园长还是服务局的金副局长都颇有点承受不起之感。

  竟然受到如此隆重的款待方式,是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的。

  一个说,“卫民,你这是何必呢。一顿饭干嘛搞得这么大阵仗?这也太破费了。”

  另一个附和,“就是啊。不就是随便吃顿饭嘛,咱们都是自己人,实在用不着这么客气。”

  宁卫民则微笑道:“没什么,这是接风宴嘛,大家一路都辛苦了,必须好好犒劳一下大家。而且就因为咱们是自己人,我才万万不能马虎呢。否则,那岂不是辜负了领导,又怎么对得起两位领导平日的关照啊。要落在别人眼里,我怕更要承担一个‘狼心狗肺’的骂名啊。”

  乔万林很善于抓机会,这时也马上在旁敲边鼓。

  “没错,卫民说的有道理。毕竟没有领导们不遗余力的支持,坛宫也不可能开到日本来啊。更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绩。所以他无论以什么规格,接待二位领导都是应当的。而且以我的对他的了解,平日里他真没有这么大方。这次我们大家实际上是沾了领导的光,才有这样的口福。所以两位领导还是客随主便吧,给他这个面子吧。否则卫民要是感觉马屁拍在马脚上了,以后变得抠抠索索事小。就怕他行事也变得谨小慎微起来,这也不敢做了,那也不敢当了,束手束脚的,那就麻烦了。要是那样的话,他还怎么把餐厅经营好呢?岂不是反而不美?”

  这家伙不愧是宁卫民同盟军,在拍领导马屁的同时,同时也在为宁卫民在海外所作所为争取合理性,进行法理上的铺垫。…。。

  尤其是这种场合,他这么说,大家都不好当面反对。

  那宁卫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基调就能顺理成章定下来了。

  虽然这话说着像是玩笑话,像是调侃,可别忘了,任何玩笑里都有认真的成分。

  只要大家一起高高兴兴吃了这顿饭,只要不是和宁卫民有仇,那就不可能再有人专门唱反调了。

  宁卫民对于乔万林的话术自然心领神会。

  对于这种配合,他们的默契早就到了火候。

  他不但马上就接稳了“传过来的球”,甚至还接茬来了一记有力的长射。

  “是啊是啊,虽然说日本饭菜是用眼睛吃的!真用嘴吃的还是咱们华夏的饭菜!可大家来都来了,肯定还是得尝尝纯粹的日本料理,毕竟风味不同嘛。何况老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实事求是的说,这也不是没必要的奢侈,本身就是考察工作的重要内容嘛。大家一会儿务必要尽量多吃点,也许多少有些不习惯。不光是菜肴的味道,还有这种用餐的环境。但我还是得说,只有大家亲自品尝过了日本料理,只有大家亲身见过了日本高档餐饮的服务标准,各位才能真正的明白我们在日本开店是个什么样的处境,需要面对什么样的竞争对手,怎么才能让日本的顾客满意。我可是希望大家能以客观的角度,给我们坛宫分店今后的工作多提提意见,出出主意哪。”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