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0章 三个条件_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斯港兴建造船厂,发展一支中华帝国的舰队。不过这个前期,还需要借助以贵国的名义。”

  郭嵩焘说的这第二点,其实有些别有用心了,要求普鲁士王国大力发展海军舰队,目的自然是在欧洲制造混乱,特别是针对波罗的海的特殊地理位置而制订的,最根本的用心就是让沙俄和普鲁士不可避免地起冲突!

  如今沙俄的黑海舰队因为克里米亚战争战败,整个舰队都全部自毁,而远在太平洋的西伯利亚舰队早就被中华帝国的北洋舰队给消灭,而北冰洋舰队因为天气原因,全年没两个月通航时间,又没有破冰能力,如今根本还没建立起来,因此,整个剩下沙俄的海军,只剩下一支最为强大的波罗的海舰队驻守在波罗的海海湾内。

  但这个波罗的海海湾,沙俄的舰队要出去都要先经过丹麦的岛屿,以及由日德兰半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之间组成的斯卡格拉克海峡。若是普鲁士王国占领了日德兰半岛,并大力发展海军舰队,就必然会与沙俄的波罗的海舰队这唯一出海通道产生无法调和的冲突,而这样一来,两国就必定会走向争斗,甚至战争。这便是郭嵩焘的用心。

  而俾斯麦显然也明白了郭嵩焘的险恶用心,看向普王,普王点点头,沉声道:“普鲁士王国的确要加强海军力量。只要占领日德兰半岛,就在如今的普鲁士舰队基础上,再新组建两支普鲁士王国自己的舰队。普鲁士不能仅仅成为一个陆地国家。”

  普王既然这样表态了,俾斯麦便没有再提出反对,直接应道:“这个条件,我们也答应下来。特使先生应该没有第3个条件了吧?”

  郭嵩焘笑道:“还真有第3个条件。不过,陛下和首相先生、元帅先听郭某一言。

  这个条件,其实是我们陛下早前就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处于盟友角度,同时也是为了贵国的子民着想,建议贵国出台政策,禁止国内的平民向除中华帝国和德意志联邦之外的所有国家移民,而不得禁止普鲁士平民移民中华帝国。”

  郭嵩焘的这个想法,倒是皇帝冯云山曾经跟他提起过,让他设法促成普鲁士和爱尔兰制订些限制德意志和爱尔兰人逃难到美利坚的政策,减少德意志人和爱尔兰人逃难移民到美洲,这样便能让美利坚合众国和美利坚联盟国两个国家的人口不再急剧增加,其国力也不会那么快速地增长。而中华帝国方面不断移民北美西部地区,若干年之后,总会有一天,北美大陆上居住的百姓,便会成为一个以华人为主导的群体,而这样的话,自然而然地,整个北美地区都会融入中华帝国的文化圈。而这一切,都要提早布局,限制西方人移民美洲,便是其中的一环。

  俾斯麦听到郭嵩焘说还有第3个条件,先是一惊,暗想这东方来的特使还真的是不知进退,等听完条件之后,却是释然了,这条规定的确对普鲁士王国没有什么害处,而且对方的谋算显然是想方便普鲁士的技术人才移居中华帝国而已,为自己招揽人才。不过,俾斯麦相信绝大多数的普鲁士人,都是想留在普鲁士,留在欧洲。

  至于平民的禁止移民,主要是流向美洲,如今随着普鲁士的发展,人口越来越多,整个普鲁士的国土面积能产出的农作物就这么多,已经有了一些压力。但只要这次出兵计划实施,王国能占领一大块国土,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口,也可以不需要移民解决。

  因此,俾斯麦笑呵呵地道:“这个条件,完全没问题。那这3个条件我们都答应下来了,就这么说定了,我让人将协议拟好,稍后请特使先生再签署名字。”

  说完,俾斯麦匆匆朝普王和罗恩使眼色,不给郭嵩焘继续说话的机会,他是真的害怕对方还要说出第4个条件来。

  事情就这样决定下来,双方很快便签署了协定。

  普王让俾斯麦和罗恩元帅先在门外等候自己,笑眯眯地看着郭嵩焘和张自牧,问了一句让他难以回答的问题:“大使先生,不知道我的女儿,伊丽莎白公主在贵国过的怎么样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