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7章 一个公式解决难题_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虽然不喜为官,但对于兴国安邦、为民族崛起还是很有热情。

  冯云山让人在巡抚衙门署后院收拾了三间屋子,时值寒冬,虽然广州不冷,也为他们又添置了点棉被,一番悉心安排,让三人感动不已。

  冯云山又唤来便宜儿子冯癸方,让他拜见三位老师。冯癸方自幼被其母亲教导,很是乖巧,冯云山一说,当下便跪下拜师,待李善兰三人菜肴推辞,冯癸方却早已磕完头,木已成舟。

  冯云山之所以这样安排,便是想将三人捆再圣国的战船上。如今成了他儿子的老师,只要一传出去,三人不可能再在满清做官,即便是那位李鸿章日后想开展洋务运动,也无法聘请这三人为幕僚了。

  安排妥当后,当夜,冯云山又吩咐典厨做了几个苏菜,来上左宗棠、许祥光两人,于府内宴请三人,说是为李、徐、华三人接风洗尘,顺便算作儿子冯癸方的拜师宴。

  左宗棠和许祥光两人恰好都是举人进士出身,与李、徐二人都算做正统的读书人,五人聊起满清科举,倒是话题很多。

  原来的冯云山只是个花县乡间小秀才,对于乡试会试等话题,不大明了;华蘅芳也是素来不爱科举文章,两人便说起了算术之法。

  “圣王,前些日在上嗨,见到洋人的书中有一导弹学,其中涉及一图形名抛物线,蘅芳觉着非常深奥,无从着手,却不知洋人是如何能推测抛物线的轨迹,来确定发射的炮弹落地点?”华蘅芳还未满二十岁,见冯云山平易近人,一时忘记他的身份,就说出了自己迷思一个多月的困惑。

  冯云山一愣,这华蘅芳竟然对数学痴迷到如此地步,联想起后世国内一知名数学家,不由暗叹:姓华的果然都是数学家啊!

  对于抛物线,冯云山恰好还记得那么一点,便道:“这个简单啊,只要预先测试炮弹几次,然后按照某个规律,便能知道炮弹的落脚点在哪里,通过这个手段,便能比较精确地命中目标!”说完,冯云山让人拿过纸和笔,便写下了一个简单的抛物线方程式:y=k(x-a)?+b。

  见华蘅芳迷惑不解,冯云山又随手划了个抛物线图,再建立后世数学中常用的xy坐标系,然后道:“华先生,你看,如果将发射点定位此处,并设立坐标为0点,然后再根据命中目标的距离,和火炮发射速度,再根据这个方程式便可以推算出K的数值是多少,也就是火炮的仰角应该为多少!”

  华蘅芳盯着纸上冯云山画的图形,和那个用毛笔写的鬼画符一样的方程式,半响,忽然恍然大悟,惊叫起来:“啊!真是这样!圣王,您太厉害了,这个叫程式的方法真是绝了!”

  他这一下,将众人都惊动,一起围了过来。

  华蘅芳手舞足蹈地说起他的困惑,而后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