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0章 八里桥血战(上)_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河。而这运河上,只有两座桥,西边一座是木桥,载着大炮的骡马车载不能通行,第二座是一座漂亮的汉白玉单拱石桥,建造得十分牢固,大概是因为从通州西门到该桥的距离,恰好是八里,便取名叫八里桥。

  听潜伏在通州的特务说,在桥拱之上,天气好的话,还能看见北京城墙。而天蒙蒙亮的时候,早有探马来报,说是清军大部都退守在以八里桥为中心的一带驻守,在原本就兴建的防御工事基础上,又连夜开挖加固土垒和壕沟。不过,因为八里桥的运河两岸边上灌木丛生,河岸都是树林,遮挡视野,探马并不是看得很清楚。

  不过,闻报的冯云山联想到历史上一模一样的战事,便即刻判断出僧格林沁这位蒙古王爷必定是打着在八里桥拼死一战的主意。

  老实说,这处地形还真的是对清军有利。四周都是灌木和树林,蒙古骑兵可以埋伏在树林中,等讨虏军想要通过八里桥的时候,突然杀出,三面包围,另一面又是运河,还真的是只能死拼,打得一手好算盘。

  不过,他恐怕是没想到,双方武器的巨大差距,不是靠地形就能弥补的。而只能打顺风仗,早就失去了当初八旗入关时候血性的满蒙骑兵,承受不住他的重望。

  更何况,自己还有专克骑兵的杀手锏在。

  甲一师和甲八师、甲九师分东、中、西三路,以八里桥所在的位置为中心,向西北方向的运河进军。而冯云山以甲五师四个团、甲十师四个团和乙一师仅剩的两个主力步兵团,为后军,随后支援。

  战线自东向西展开。林凤祥率率甲一师绕道从八里桥村的西部,北插八里桥西一带;而陈天仕率甲八师从八里桥村的东部,斜插八里桥;谭绍光率领甲九师沿着官道,也攻向八里桥。

  甲九师两个炮兵团居中,作为先头部队,直插八里桥头,两翼以火枪兵护卫,而新组建的八百骑马的火枪兵更是神采奕奕,在团长张英的亲自率领下,率先在前开路。

  半个时辰后,张英火枪马队与大队清军骑兵遭遇,对方是一群满旗骑兵,从左翼包抄过来,上千骑兵成密集队形驰骋而来,距离张英团将士不到五十步,便抢先开火,手中的火绳枪和鸟枪霹雳啪啦射击起来,声势巨大。

  可惜的是,除了几匹战马稍稍叫唤几声,根本就无甚效果,清军的火枪不知道是都打飞了,还是根本就没能射出五十步远。

  不过,饶是这样,也还是让讨虏军将士紧张不已。现场一片马蹄声和枪声,张英这才发现,自己八百多个兄弟跑太快,距离后面的甲九师主力有二百余步远了。

  他一边高喊下令:“开火!”一边按照黄埔军校里教过的军旗示意发布口令,迅速晃动旗杆,平指敌军,示意开火。

  八百杆夏普斯M1852型卡宾枪,发出浓烈的硝烟和密集的响声。

  这千余满旗骑兵遭到猛烈的火力攻击,一个个应声落马倒地。但后面接着而来的一队队清军骑兵,仍接踵而来,只见敌方战马奔腾而来,四处扬起大片尘土,满旗骑兵人多势众,粗蛮地嚎叫,便想将张英团将士淹没。

  张英见势不妙,开完一轮枪,来不及填装弹药,将斜跨在脖子上的卡宾枪拨在一边,掏出腰间的柯尔特左轮手枪,又是一轮密集枪响。

  清军又是倒下一大片。

  然后,张英率领八百火枪骑士,停住战马,收好柯尔特左轮手枪,拔出绑在后背的马刀,一边挥舞一边调转马头,往后退却,向后面紧跟而上的甲九师主力靠拢。

  而这时,甲九师步兵主力终于赶到。

  比刚才八百火枪骑士密集数倍的枪声响起,势如潮水般的清军骑兵,又势如落叶般地摔下战马。

  而且,经过这一番拖延,后面中间位置的甲九师两个炮兵团,已经布置好火炮。

  方便布置的几门野战臼炮已经被点燃,开始猛烈开火,喷出的榴霰弹,在清军骑群中爆炸,呼啸的碎片撕裂着满蒙骑兵。

  冲过来的清军见占不到便宜,反倒损失数百骑,见讨虏军火力凶猛,有些畏惧起来,但后面的军令又一直催促往前冲杀,一时间进退维谷,不由迟疑起来。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